(旅遊日期:2023/07/19)
山陽山陰周遊券的第一天,就先來回一趟天橋立。
本日行程:飯店→赤松號(西舞鶴~天橋立)→天橋立View land→伊根→元伊勢籠神社、智恩寺→飯店
本文目錄:
交通攻略看這篇:
欲使用JR往來京都市區和天橋立,最早的直達車為「08:38京都發~10:40天橋立着」,由於今天預訂了「赤松號」,所以JR是買到「西舞鶴」的票。
赤松號是丹後鐵道其中一款觀光列車,僅在週二、三行駛,僅有一節車廂(票不多),且單日來回僅各兩班,建議三個月前開放預訂後就可下手(尤其是在旺季的時候)。
赤松號的亮點如下(部分文字取自 赤松號官網):
(1)列車由水戶岡銳治大師親自設計,是以象征著天橋立的白砂青松的「松」為主題的觀光列車,將日本三景的天橋立與西舞鶴連接起來。車內以溫木為內裝基調,設置有沙發席,櫃臺席,以及普通座椅,可從窗外享受絕色景觀。
(2)途經由良海岸以及由良川橋梁(神隱少女海上列車),享受絕色海景。
(3)持有JR pass的話,只須再加價550yen!網路預訂的時候,系統就會叫你支付550yen的整理券費用,至於基本車資的650yen,於現場領取整理券時,一併出示JR pass即可。
註:全車採自由座,位置先搶先贏,不過因為人數有嚴格控管(持有整理券的旅客才可搭乘),故一定有座位。
本人搭乘的班次是「10:12西舞鶴發~11:01天橋立着(赤松1號)」,眼尖的網友可能有個疑問,我不是10:03才到西舞鶴嗎?只有九分鐘,而且隸屬不同的鐵道公司,轉乘來得及嗎?
其實我在出發前也有小擔心這一點,但如果搭早一點的班次到西舞鶴,七早八早就得出門了(郊外的班次真的不多),就還是維持原本的方案,只能相信日本的高準點率。
列車準時到站,且西舞鶴從JR轉乘丹後鐵道其實蠻快的,跨個天橋就可看到丹後鐵道的剪票口,何況當下在西舞鶴下車的旅客,少說也有一半都是要搭赤松號的XD,一來不用怕迷路,二來丹後鐵道也會等人,所以不用太擔心轉乘時間不夠的問題,我拍上面那張的時間點甚至才「10:08」,九分鐘真的比你我想像的都還充裕許多。
由於上車的時候大多數人皆已入座,雖然有拍攝車廂的內裝,不過人頭實在有點多,就不放上來了。
約莫行駛二十幾分鐘,當列車駛離「丹後神崎」後,就是準備移駕到車頭車尾卡位的時候,因為準備通過「由良川橋梁」!
想必駕駛員也深知許多遊客都是衝著這段「海上列車」而來,通過橋梁的時候還刻意放慢速度,讓乘客拍得夠XD。
過橋之後的右手邊開始出現海景(由良海岸),只可惜天氣略顯陰沉。
為了搭乘赤松號,使得抵達天橋立的時間已逾十一點,不過我覺得蠻值得的,繞一點路,花一點錢,就能看到不同的風景,並能體驗特色觀光列車。
出站後先走到車站後方的View land搭吊椅纜車上山,纜車來回票為850yen(2024.06查詢),由於中間沒有任何馬路或步道串連,纜車是唯一的抵達途徑。
不敢搭吊椅纜車的話,一旁也有跑在軌道上的箱型列車(班距20分鐘),但吊椅仍有隨到隨上的優勢存在。
由南側望去的是「飛龍觀」,沙洲蜿蜒於阿蘇海與宮津灣之間,上頭種滿了松樹。而由北側的傘松公園望去是「昇龍觀」,因為等會還要往伊根前進,就沒上另一邊的觀景台了。
來到天橋立,少不了站在平台低頭從胯下往後望的環節,但在意會到青龍飛向天空之前可能會先腦充血。
服務中心有簡單的餐點可充當午餐,畢竟週三來到天橋立、伊根這邊,蠻多店家都沒開的,就吃得比較隨性,啊這個區塊連超商都沒有。
上下交錯的天空步道
園區內也有一些簡單的遊樂設施(摩天輪、空中腳踏車),須額外付費。
時間差不多後便搭吊椅下山囉,下山的風景更美麗,畢竟正對天橋立和海景。
跳上開往伊根的公車,班次平均一小時才一班,時間務必掌握好,至於網路有人說假日期間可能會有擠不上車的情況......,我只知道星期三下午一點的公車沒什麼人。
公車有很長一段路程都是無敵海景,然後從天橋立搭公車到伊根單程400yen(只可付現,上車時記得抽取整理券)。
一小時的車程後,總算抵達伊根,其實多數乘客都在搭遊覽船的站牌下車,真正坐進來服務中心這裡的遊客就更少了。
沒有選擇搭遊覽船餵海鷗,是想說服務中心這邊可以代訂航行過程中更靠近舟屋的海上計程車,結果後來也沒搭,而是選擇沿著岸邊漫步,沉浸在北近畿這座靜謐漁村的魅力之中。
遠處的遊覽船,吸引成群的海鷗和老鷹在附近盤旋。
星期三很多店家都沒開,使得這座離火車站尚須一小時公車路程的村落更加與世隔絕,卻也因為如此,伊根才能深得我心吧。
真的沒有刻意P圖或站在一旁等路人淨空,當天伊根街上就是如此的沒人,行前還想說畢竟「天橋立、伊根」這個組合已在京都的自助社團傳開,會不會現場都是台灣人?看來不便的交通打退許多人的堂鼓,也可能是大家來伊根都只知道搭遊覽船餵海鷗,也罷,得以趁著國人大舉入侵北近畿前,享有如此清閒,算是一種福氣。
走著走著看到一旁的山壁突然岔出一條石階,便不疑有他的爬了上去,盡頭便是「舟屋之里公園」,除了有提供餐點外,一旁的觀景平台,望出去的視野令我震懾......。
哪怕是天氣如此陰沉,伊根灣的風光並沒有就此黯然失色,用文字和照片都難以言喻,就只能靜待讀者親眼見證了。
回程等公車時無意瞥見的小村落
跳上回程的公車,想必這場於伊根的邂逅,足以回味好一陣子,也確實,在打這則遊記的當下(2024.06),事隔快一年仍可在腦海中勾勒出伊根的美好。
由於時間還早,沒有直接回到車站,而是選擇在「元伊勢籠神社」下車。
相傳伊勢神宮內的天照大神和豐受大神源自於此,故稱為「元伊勢」,是座相當古老的神社,不過今天僅在外面走走看看,沒有再往上走去奧宮(真名井神社)。
肯定是瘋了才會決定沿著沙洲走回車站,對吧?
全長2.6公里,走走停停大概花了一小時,雖然沒什麼人煙,但一路走來仍舊相當乾淨,而且中途也有廁所。但不得不說,實際走進來之後所見的景象,和我一開始預想的差蠻多的XD。畢竟從View land看到的就是被海包夾的狹長沙洲,怎知真的走進裡面之後,其實這沙洲也是有點寬度的嘛~,且因為沿路長滿高大的松樹,和海之間有了不少阻隔,難以想像其實自己正走在被海包夾的沙洲上。
真的是都沒有什麼人呢,一路走來迎面而過的路人應該屈指可數。
不過偶爾也是會有小空地,可以不用穿過松樹林,直接走到邊。
偶爾也會出現像這樣的涼亭,加點濾鏡效果直接變成一片不為人知的祕境海邊XD。
不知不覺就走到南岸了,省下400yen的公車錢(誤。
智恩寺始建於西元702年,是日本三文殊之一,佔地小,環境清幽,可惜快關門了,只好草草離去。
距離回程火車還有一個小時,有鑑於回到京都都快八點半了,就挑了一間還在營業的店家(カフェ・ドゥ・パン café du pin)吃點東西。
本來只是抱著「果腹」的心態,沒想到這漢堡還蠻好吃的,清爽的口味連平常不吃漢堡的我媽都說讚。
看著運河的風光,吹著晚風,品嘗手上的漢堡,好不愜意。
真是的,直到準備搭車離去,陽光才現身,但今天已經很幸運了,畢竟預報可是說整天都會下雨,實際上卻是半滴都沒下,而且溫度超舒服(高溫不到30度)。
回程列車的內裝也是有特殊設計過的,就以這意外的驚喜,結束海之京都的這一回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