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2024/12/22)
本日行程:飯店(大阪市區)→神戶大學→六甲山→有馬溫泉→三宮(午餐)→北野異人館→神戶港塔及其周邊→飯店
本文目錄:
選擇前往關西的原因,是因為這個學期有幸成為和神戶大學交流讀書會的成員,想說只能透過視訊窗格看到彼此頗是可惜,就決定在一放寒假飛去關西來個相見歡,這一天也成了由地陪Atsu帶路的一天。
前一天晚上只見御堂筋上的行道樹有燈飾纏繞,直到隔天早上才發現樹上還有殘留少許銀杏,著實令我又驚又喜。和Atsu約九點在離神戶大學最近的JR站(六甲道)見面,因為從我的飯店出發須在大阪車站轉車,Atsu還擔心我會在梅田大迷宮迷失方向,但我其實覺得御堂筋線轉JR蠻簡單的,還提早半個小時就到了XD。
出閘之後赫然發現車站後面有兩棵高聳的落羽松,便走了過去。
才剛佇足欣賞此等秋色,此時Atsu就傳了訊息跟我說他到了,嘿嘿,不愧是有開過好幾次視訊會議的人,不一會功夫就找到人了。
天氣比我們預想的都還要好,遂先照著原定的計劃推進,首站就先參觀神戶大學,從JR站搭乘36號公車,約10~15分鐘即可抵達校區。
Atsu第一個帶我去的地方,即為神戶大學百年紀念館 六甲廳,這個地方先前有在社群平台上看到,只可惜當天雲層偏多,不然應該可以看得更遠,然後超好笑,本來門是關起來的,因為待在欄杆外的視野真的不怎麼樣,所以Atsu就直接把門推開帶我闖進去(但有先跟一旁的打掃阿桑說一下),而其他人看到我們兩個進來裡面,便也跟著一一推開鐵門進入,我們拍完照直接馬上逃離現場(之後就不干我們的事了嘿嘿。
接下來就跟著本校生的腳步在校園亂晃(?,當天早上幾乎沒看到半點人影,環境略顯清幽,座落在鬧區的台大根本不會有此等靜謐時分。
遠處的六甲山腰仍可看到秋色點綴
我只能說蓋在山坡上的大學逛起來挺健康的,也能看得到海,但我覺得台大的建築比較漂亮XD。
因為當天有考試,所以這棟建築物有開放,然後Atsu就帶我進去繞一繞,甚至還假裝是考生稍微亂入一下考場,超狠,但不得不說教室設計高度保有古典的氛圍,感覺在裡面上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Atsu表示我很喜歡拍紅葉(啊台灣平地就沒有咩。
日本冬天的晴空真的很藍
約莫逛了一個小時的校園,便走回稍早下車的站牌等公車,等車的時候望著站牌上的時刻表,Atsu突然問我聽說台灣的公車不太準時,我就說沒錯,所以我們的站牌沒有精確的時刻表,只有顯示幾號公車還有多少分鐘到站,但我其實覺得顯示到站資訊比較好(可能是已經習慣了?),畢竟公車再怎麼準時還是有誤點的時候,去年在門司港(門司港遊記)等公車的時候,直接等到懷疑公車是不是已經先偷開走了XD。
公車來了之後,我不疑有他的先上車,在我的西瓜卡被感應到之前,Atsu突然一把手拉了我下車說不是這台(這什麼社死現場呵呵),結果其實是要跑到另一個站牌…?又橫切過一次校園,走下斜坡的時候,站牌(神大國際文化學研究科前)近在咫尺,赫然瞥見欲搭乘的公車已經在放乘客下車,便加速衝了過去,其實車門已經關起,但司機看到我們還是好心的開了車門,自此進入「無意間的一連串壓線趕車派對」。
這回搭乘16號公車前往六甲纜車下(六甲ケーブル下),我在這段路途簡單分享一下台日公車差異——台灣的公車司機就……上下車都沒在等人的,不會等乘客坐下來才開走,要下車的時候也要先預備,然後Atsu就說會不會是因為我們的公車很便宜所以司機才比較粗魯(應該不是吧XD。
抵達纜車站之後,本來我們還在思考要不要買pass,只見纜車即將出發,而下一班纜車還要再等20分鐘,結果Atsu直接當機立斷買了兩張單程纜車票,服務人員見狀是有讓我們搭乘啦(壓線第二樁)。
六甲纜車全長1.7公里,車程10分鐘,纜車單程票為600日圓,稍早在神戶大學有看到山腰尚餘不少紅葉,還以為搭纜車看得到,結果是我想太多呵呵,抵達之後又是殘酷的二選一——搭公車上山還是走路上山,結果最後因為公車剛好來了,便決定直接衝上車(壓線第三樁)。
六甲山上公車不能嗶交通卡(但能用信用卡),沿途看見道路兩旁殘存的積雪,著實的令我有些意外,雖然一月有在東北看過雪了,但我看到路旁的殘雪還是很興奮哈哈哈(不愧是亞熱帶的子民。
就這麼一路坐到終點的六甲有馬纜車山頂站(六甲有馬ロープウェー山頂駅),車資370日圓,下車之後我們都覺得好像前一站的六甲空中庭園(六甲ガーデンテラス)的風景比較好,就決定順著一旁的步道走回前一站,這距離比我想像中的還短,明明公車繞了老半天,但走路感覺不用五分鐘?六甲空中庭園是個有觀景平台的休息站,設有餐飲區和紀念品區,先是在平台拍一下風景照,雖然天色不是很好,但拍著拍著竟然從天上開始下起冰珠,我覺得應該不是雪啦(形狀不對且降落速度有點快),啊也因為下的相當少量,嘗試錄影發現錄不起來只好作罷,但遇到固態降水仍舊難掩興奮,便激動地跟Atsu說「好像有什麼東西從天上飄下來,而且好像不是雨!(亞熱帶子民正常發揮XD」。
逛完紀念品店之後,看著眼前山頭上有著不明的裝置藝術(六甲枝垂 自然體感展望台),便決定一探究竟,沒想到要花1000日幣的門票錢…?我們兩個都覺得不太值得,只好摸摸鼻子走回纜車站。然後又是複製貼上稍早的趕車環節——就是這麼剛好,買票的時候纜車又準備要開走了,Atsu直接先問說櫃檯人員現在買票是來得及趕上這班的嗎,聽到櫃檯人員說可以之後,我們就又安全上壘了,短短一兩個小時歷經四次趕場環節是怎樣。
六甲有馬纜車,全長2.8公里,單程12分鐘1030日圓,車內有工作人員全程用日語導覽。
可惜啦,十二月下旬只剩枯枝XD。
和對向的纜車乘客說哈囉
纜車的彼端是有馬溫泉,但其實纜車站離溫泉區有一點距離,且往來兩地沒有公車接駁,故纜車站外面停了好幾台計程車攬客,但我們選擇往反方向走去,只因為告示牌寫了瀑布(鼓ヶ滝),雖然指標還算清楚,但因為整路就只有我們兩個,莫名的走到有些起疑,還好最後有成功看到瀑布。
Atsu這時突然搜尋了瀑布修行的照片(就…一個人坐在瀑布底下被水沖),問我要不要試試看,我就說現在太冷了先不要(莫名的ㄎㄧㄤ欸哈哈哈)。
折返途中再次遇到下霰,有些意外的是從纜車站走到溫泉區的途中,前半段完全沒有人行道,我還以為回到台灣了(誤,怪不得纜車站人員說建議搭計程車),但因為路途沒有很遠(一公里),而且走在一般道路上是台灣人與生俱來的必備技能,我是沒在怕的啦XD。
有馬溫泉是日本三大名湯之一,另外兩個是岐阜的下呂溫泉和群馬的草津溫泉,起源於七世紀,可說是歷史相當悠久的溫泉區。抵達溫泉區後已過正午,陷入了先吃飯還是先泡湯的抉擇,本人雖然七點就吃早餐,但意外的到現在還沒有什麼餓意,而Atsu在瀑布那邊吃了一顆飯糰,最後決定先去泡湯,有金之湯跟銀之湯可以選,金之湯是含鐵鈉的鹽化泉,銀之湯則是碳酸泉,兩者皆有各自的療效。最後我跟Atsu選擇不同的浴場,也罷,第一次見面就坦誠相見是有點微妙XD,入場費連同大小毛巾共日幣1500,解鎖冬天在日本溫泉地泡溫泉的成就,一償上野坐牢記的遺憾(上野坐牢記看更多,事後我也有跟Atsu分享這段故事,他說太dramatic了),同時也是第一次在公共澡堂(非飯店裡面的設施)泡湯。
金之湯有三個浴池,其中一個只是一般的水,另外兩個就真的是金之湯本人,但兩池的溫度有差,個人覺得比較熱的那個有點太燙了,泡完之後整個身體都熱了起來,到回飯店前外套裡面都只穿一件發熱衣而已。
泡完之後便朝著商店街走去,明石燒和釜飯的店家大排長龍,後來決定回到三宮再吃午餐,遂在商店街買了一個可樂餅就折返。
從有馬溫泉回到三宮,可選一車到底的巴士或須轉乘兩次的鐵路,我們選擇後者(比較快到三宮),雖然要在有馬口、谷上這兩站換車,但都只要走到月台的另一側就好(平行轉乘的概念),可說是相當方便。
在這半小時的車程中,因為他有學一點中文,所以我就分享台灣其實是用注音符號,他看到台灣人使用的注音鍵盤之後就開始一連串的嘖嘖稱奇,我還在電車上示範怎麼用注音符號打字XD。就,挺有趣的,也意外的整天下來話題不斷,不然我本來還怕說氛圍會不會有點尬(畢竟是初次見面+主要還是以英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