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2024/12/23)
本日行程:飯店(大阪市區)→下鴨神社→建仁寺→任天堂京都專賣店→二條城→梅田、中之島公園→飯店
本文目錄:
前一個晚上在社群平台進行楓紅狀況的最後確認,才拍板本日會去的地點——下鴨神社、建仁寺、二條城。
早有耳聞近一年的京都飽受過度觀光之苦,為了顧及旅遊品質,其實一開始這趟旅程並不打算踏入京都,本來的如意算盤是除非雪金閣現身才會衝一波京都,結果之後想到任天堂京都專賣店有大型的瑪利歐佈景可以拍,再加上無意間發現京都似乎還能看得到楓紅...?就決定還是撥一天給京都了,終究還是免不了踏入這座千年古都XD。
飯店六點半開始供應早餐,供應沒多久我就下去了,想說早點出門才能避開人潮。淀屋橋除了有御堂筋線外,同時也是京阪電車的起始站,一早就直接從頭搭到尾,也還好是從起始站搭車,直接無痛坐在椅子上睡整路,唯獨車內暖氣開的有點強,罕見的脫掉外套(我覺得不脫不行,不然搭車的時候我幾乎都照穿。
八點半過後抵達出町柳,不出所料的周邊沒什麼人,遂先朝著下鴨神社的方向走去,其實這個地方去年暑假有來過(遊記回顧按此),這回的目的僅僅只為了追楓——連神社本體都沒有進去,只在周圍的糺之森當起「見楓心喜」的過客,嘖嘖,我竟然在這裡待了快一個小時。
光是鳥居前的這棵紅楓就讓我佇足許久,殊不知後面還有更厲害的......。
糺之森兩旁的樹木幾乎都還有葉子,跟我認知的日本冬天景象有些落差XD。
美中不足的是糺之森上午九點的光線不太充足,照片拍出來的紅葉色彩不夠鮮豔,但對一個尚未賞過楓的人來說已是一大滿足。
再度回到入口的鳥居,準備前往下一個地方。
誰說疫後的京都只有人擠人的場景?只要懂挑時節和地點,也能玩的輕鬆自在!
從下鴨神社走過來不過五分鐘的步程,上午十點放眼望去就這間店的前面最多人,而且排隊的感覺都是日本人。
前面的顧客好幾個都買一大堆,顯然有兩把刷子,最後選了糰子和基本款的大福,並走去鴨川旁邊挑張長椅細品,像極了老人。
三色糰子的Q度正常發揮
豆大福本人覺得超讚,外皮一點點的鹹味,鑲嵌的豆子增添口感,內餡的紅豆給的非常的多(而且不會過甜),如果有來下鴨神社或是鴨川跳烏龜的你各位千萬不要錯過。
鴨川上仍有少許遊客在跳烏龜,但和夏日午後相比已經冷清許多。
一線景點固然有其厲害之處,但京都就是要像這樣放慢步調遠離人群,方能沉浸在其文化底蘊和特有魅力之中。
從出町柳搭了三站電車抵達祇園四條,前往下一個追楓地點——建仁寺,單純踏進寺院範圍不用收錢,光是免費區就有好幾棵楓葉能拍,而且樹都蠻大棵的,只可惜天色不夠明亮。
建仁寺其實沒什麼人,即便仍有楓紅可以看,我想八成是因為大多數觀光客壓根子不會料到十二月下旬還有楓葉可以欣賞,就沒主動去查詢晚楓資訊,再加上建仁寺並不在觀光客的必訪名單所致。
要是造訪當下是個大晴天,這張照片肯定會好看許多XD。
寺院內共有兩個收費區,先挑了位於一旁的兩足院,進入兩足院要收500日幣,售票處前面有一顆枝垂楓,也有藍瓶咖啡的餐車。
兩足院個人覺得滿悠閒的,早知道就該在門口買一杯咖啡進來放空享受。
這裡有一些楓葉,但楓葉的精華區不在這邊(請繼續看下去XD。
至於本堂的門票為800日圓,以京都的各寺院來說算貴了,但有楓紅的話是挺值的。
老規矩,踏入寺院內部需脫鞋,只不過夏天在木地板走來走去是很舒服,但冬天我只覺得腳底冷吱吱XD。
起初先來解鎖這幅赫赫有名的「雙龍圖」,「雙龍圖」是2002年為慶祝建仁寺建寺800週年,請日本畫家小泉淳作歷時兩年完成的作品。
主殿區穿插好幾個庭園,但我一心一意只想看社群媒體出現的那片楓紅。
真正有楓紅的是在最裡面的潮音庭,雖然規模不大,但對於一個還沒在日本看過楓葉的人來說,能捕捉楓葉和木造建築同框的場面,已是相當大的滿足。
或許,真要賞楓的話還是得在正統的楓葉季造訪,但對一個本來不覺得可以在旅程中看到楓葉的人來說,已心滿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