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2023/07/14)
本日行程:飯店(大阪市區)→春日大社→東大寺→麵鬪庵→飯店(京都市區)→祇園祭前祭宵宵宵山→飯店
本文目錄:
從大阪到奈良,大抵有JR和近鐵這兩種選擇,由於近鐵奈良站和奈良公園的距離較近,且一出站就是商店街,除非從天王寺一帶出發或手持JR pass,不然本人比較建議利用近鐵,搭近鐵的「快速急行」從難波到奈良僅須37分鐘(車資680yen)。
週五上午八點半開往奈良的列車,由於和主要通勤方向相反,列車上連座位都沒坐滿(但反方向的列車人滿為患)。
今天同時也是換飯店的日子,相信在飯店從大阪換去京都(或相反方向)的那天,把奈良當成中繼點是不少人的選擇,這時就有一個問題出現:抵達奈良後行李要寄放在哪裡?
多數人應該都會選擇直接放車站置物櫃就好,近鐵奈良的置物櫃真的很多,但大型的行李就要900yen,有沒有更便宜的方法?
有的,請在地圖搜尋「山本自転車預り所」,從近鐵站出來只須走「1分鐘」(超近),這裡寄放行李箱,不論大小都是400yen(直接現賺一張春日大社的門票),寄放完後記得保存好號碼牌(取行李的時候需要出示)。
奈良公園的逛法,本人建議直接搭乘77/97號公車(近鐵站1號巴士月台)到終點站「春日大社本殿」下車(車資250yen),省去從東大寺走過去的上坡路。
以當天的情況來說,巴士過了近鐵站直接被塞爆,但七八成的旅客都在東大寺就下車,真正坐到春日大社的人並不多。
參觀迴廊的門票為500yen,朱紅色的社殿及上千盞的燈籠,成了春日大社最知名的標記。
春日大社雖然遊客也不少,不過位處山林且腹地較大,仍保有一定的靜謐,這裡的鹿較為溫和,即便也有賣鹿仙貝的攤販,但遊客好像都到東大寺那邊才會購買,我看這裡的鹿幾乎都吃天然的東西。
大概在這裡待了半小時,就開始下山朝著人山人海的東大寺邁進。
走出山林,看到大片草地,意味著東大寺快到了。
先是看到手持鹿仙貝、被鹿追著跑的遊客,再是漫天望去人山人海的觀光潮——但其實也還好,可能是腹地夠大吧,也可能是環境舒服,天氣剛好又很適合走走,心裡絲毫不覺得有半點嘈雜。
「南大門」是日本最大雙層結構的山門。含底座門高約25公尺。
參觀大佛殿的門票已於2024.04漲到800yen,大佛殿高48公尺,寬57公尺,號稱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木造建築,現今見到的樣貌為江戶時代所重建。
佛像高15公尺,一旁柱子的底部有個和大佛鼻孔大小相同的洞,據說只要鑽過這個「大佛的鼻孔」,就能保佑無病消災,但本人是沒有去鑽啦。
大佛殿裡面的人沒有想像中的多,至少參觀品質我覺得是有的,這裡固然莊嚴,但我更愛後山鮮為人知的二月堂。
離開大佛殿,一旁那條看似無止盡的緩上坡,便是前往二月堂的道路,可能很多人看到上坡路就卻步,但走到半山腰的二月堂,並不會花太多體力,也唯有走到二月堂,才能感受東大寺一帶少有的清閒。
星期五正午,整個二月堂的遊客頂多十來個,而且從這裡看出來的視野挺好的,愜意到不知不覺就走完一圈回到大佛殿。
差不多到了用餐時間,此時的東大寺人潮依舊洶湧,鹿似乎比一小時前還多,就這麼在鹿群的陪伴之下,逐漸朝著車站附近移動。
看到興福寺的五重塔,代表快走到商店街了。
「麵鬪庵」和「中谷堂(知名麻糬店)」位於同一個轉角,應該不難找(?
用餐尖峰小等20分鐘,點了豆皮烏龍麵和炸蝦丼的套餐,不愧是主打商品,烏龍麵有Q度,豆皮和湯頭也都很讚(清爽簡單無過多調味),直接榮登十八天旅行下來最美味的一餐,至於一旁的炸蝦丼,似乎就稍有遜色(是也好吃、而且炸蝦的蝦子就是這麼大隻,但豆皮烏龍麵實在太讓我驚豔了)。
說到奈良必吃,「中谷堂」肯定榜上有名,就在麵鬪庵的旁邊,甜而不膩的紅豆內餡,軟中帶Q的麻糬外皮,雖然人潮甚多,但消化人龍的速度還蠻快的,運氣好的話還可以隔著櫥窗看到店家的「高速搗麻糬」。
說到甜點,當然也不能錯過知名的「大佛布丁」,本人光顧的是商店街上的「ならまち絵図屋店」,近鐵車站也有分店。這間分店外表不太顯眼(就......一般的名產店),要買大佛布丁的話,須走進內部的櫃檯向人員購買,附有簡單的內用區可當場享用,吃起來像更為綿密的奶酪,值得一試。
眼看還有些許時間,決定先走去商店街旁的「猿澤池」歇息片刻,這裡可看到興福寺的五重塔。
領完行李後,準備搭近鐵去京都囉!(急行的車程約50分鐘,車資760y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