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大祭為京都祇園祭、大阪天神祭、東京神田祭,以京都祇園祭為首,每年七月一整個月都有相關活動,其中又以7/14~7/17(前祭宵山+山鉾巡行)和7/21~7/24(後祭宵山+山鉾巡行)為活動高潮,而前祭的山鉾數量來得比後祭多,參與人潮也較為踴躍。
本文目錄:
祇園祭始於西元869年,最一開始只有發生瘟疫才會舉行法事,到了西元970年後,遂變成每年舉行的例行公事,隨著規模日漸擴大,現今已成了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祭典,而「山鉾」又有「移動的美術館」之稱,「祇園祭」儼然成了這座千年古都最為傲人的文化資產。
七月一到,整座城市都會染上祭典的氛圍,不管是宵山還是山鉾巡行,皆以最熱鬧的四條烏丸為中心,以下為祇園祭的簡單日程表:
7月1日 吉符入:祭典開始
7月2日 籤取儀式:決定山鉾巡行順序
7月10日 御迎提燈、神輿洗
7月10日到13日 (前祭)搭建山鉾(共23座)、曳き初め(試拉鉾繩,一般市民可體驗)
7月14日 (前祭)宵宵宵山
7月15日 (前祭)宵宮祭、宵宵山(入夜後有大型封街)
7月16日 (前祭)宵山(入夜後有大型封街)
7月17日 (前祭)山鉾巡行(上午九點~)、神幸祭(下午四點~)、神輿渡御(入夜~)
7月18日到20日 (後祭)山鉾搭建(共10座)
7月21日到7月23日 (後祭)宵宵宵山、宵宵山、宵山(皆無大型封街)
7月24日 (後祭)山鉾巡行(上午九點半~)、花傘巡行(上午十點~)、神輿渡御&還幸祭(下午五點~)
7月28日 神事用水清祓、神輿洗
7月31日 疫神社夏越祭:祭典結束
訂機票前根本不知道祇園祭的日期,是到安排行程後才發現,停留京都的日期(7/14~7/20)剛好會碰到祇園祭的前祭,沒參與過日本祭典的我,當然二話不說把它規劃進去。
或許因為去年很早就訂房(二月),再加上訂房的時候日本旅遊人潮尚在復甦階段,飯店價格沒有太多漲幅,不過隨著訪日人數屢創新高,加上京都飽受觀光公害,且前祭的日期容易碰到海之日三連休,看來往後要參與祇園祭勢必得盡早著手安排。
熱鬧的明明就是一兩天後的宵宵山和宵山,為何我要挑沒有大型封街的宵宵宵山?
因為,這個晚上才能相對舒適的穿梭在四條烏丸一帶的大街小巷,一一解鎖點燈後的山鉾啊。不然大型封街下的四條通,空拍圖看得我頭皮發麻(超多人),而且我對大規模的夜市攤販沒啥興趣。
當天晚上先到「名代とんかつ かつくら 四条東洞院店」用餐,等了半個小時才入座,服務相當周到,時不時就有店員詢問是否要添加高麗菜絲或其他服務,桌上也用多國語言明確標示各瓶調味料該如何使用,除了豬排之外,也推薦加點「奶油蟹肉可樂餅」(奶香很濃)。
這間豬排店所在的位置,巷口便是長刀鉾(祇園祭最具代表的山鉾)的擺放處,用完餐後走沒幾步路,立馬沉浸在前祭宵宵宵山的氛圍之中。由於當天晚上四條通尚未封街,只能站在人行道上觀賞長刀鉾,同時也是當天晚上最為擁擠的路段(畢竟最有名氣嘛)。
附上前祭宵山山鉾擺放地圖及山鉾巡行路線圖(取自:京都市旅遊指南官網)
孟宗山(編號10),位在大馬路(烏丸通)邊。
占出山(編號22)
霰天神山(編號19)
放下鉾(編號6)
四條傘鉾(編號15)
油天神山(編號11),蠻多山鉾都是放在這種小巷弄裡面,逛起來也相對安全。
蘆刈山(編號21)
伯牙山(編號17)
綾傘鉾(編號23)
雞鉾(編號5)
除了欣賞點燈後的山鉾之外,走在路上有時候也會看到像這樣的活動(然後就有一坨人圍觀XD)。
此外,也可到各個山鉾購買他們的祭典相關商品,有些山鉾也可付費入內參觀。
雖然這個晚上沒有大型封街活動,但我覺得反倒是更貼近山鉾的好選擇,而且逛了一整圈下來,幾乎沒有人擠人,要和山鉾合影的話也蠻好拍的,推薦給想避開人潮又想沾染點夏日祭典氣氛的朋友們。
九點山鉾巡行正式開始,本人約莫提早四十分鐘抵達四條烏丸的十字路口,建議站在「東南象限」,因為至少到我離場(十點左右)之前,都沒有晒到太陽(對街的觀眾可說是太陽晒好晒滿)。
人真的超多,這張是剛站定位的時候拍的(08:21),太晚來的話恐怕只能看到人頭(雖然有些山鉾是很高啦)。
三天前的晚上看到還不覺得,原來長刀鉾這麼的高啊......。
長刀鉾的稚兒現身(08:45),是目前祇園祭唯一坐在鉾車上的真人稚兒,扮演神的使者執行多項儀式,想要成為長刀鉾的稚兒可不容易,光林林總總的費用加起來就要兩千萬日圓。由於稚兒的腳全程不得落地,故由其他人員扛上鉾車。
上午九點一到,由長刀鉾做打頭陣,開啟前祭的山鉾巡行。
站在起點處的話,45分鐘後約有一半的山鉾出發,想說再之後的話應該都大同小異,所以就撤退囉,也讓後面才到的人有機會往前擠。
雖然吸引成千上萬的觀眾圍觀,卻絲毫不覺得嘈雜,且參與人員頂著烈日進行祭典,處處可見人民的高素質及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如果有機會在七月中旬來關西一帶遊玩的話,千萬不要錯過京都一年裡面最大的盛事——祇園祭!
你說你怕熱?宵山的精華在入夜以後,華燈初上後的暑氣早已散失一大半;山鉾巡行可以像我一樣站在陰影處,即便當天預測京都上看37度,站在起點附近只看前半段也可以看得很開心。
問我從祇園祭撤退之後跑哪去?當然是近郊的鞍馬貴船解解暑氣!